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,中国语言文学、中国史成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,中国语言文学建有博士后流动站。学院有汉语言文学、历史学、人文教育3个全日制本科专业,肩负为全省乃至全国培养优秀的中学语文、历史和社会教师及为社会输送汉语言文学、历史学、文化艺术、文秘等专门人才的重任。
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413人,硕士研究生398人,博士研究生32人;教职工113人,其中专任教师95人,教授37人,副教授35人,博士学位教师84人;教育部“长江学者”3人,教育部“青年长江学者”1人,国家第二批“万人计划”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,国家“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”入选者3人,全国模范教师1人,全国优秀教师2人,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,省“新世纪151人才工程”重点及第一层次7人,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,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0人,省功勋教师1人,省劳动模范3人,省教学名师3人,曾宪梓奖获得者2人。拥有1个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、1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、2个省一流学科(A类)。
学院自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,已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办学的优势。现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和中国史两个博士学位授予点,拥有中国语言文学、中国史、世界史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,涵盖中国古代文学、中国现当代文学、文艺学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、汉语言文字学、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、中国古典文献学、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、儿童文学(交叉学科)、中国古代史、中国近现代史、专门史、欧美史、国际关系史、中外文化交流史等15个二级学科授予点。学院还设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学科教学(语文、历史)方向、公共管理硕士(MPA)专业学位点文化事业管理方向。拥有汉语言文学、历史学、人文教育3个全日制本科专业,其中汉语言文学为省首批重点专业、优势专业、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、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,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,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。
学院培养模式特色鲜明,成效显著,培养了一大批中学特级教师、知名作家、导演、高校领导、电台主持人等。吕君芳被评为“全国优秀大学生”,徐书洁、王璇、周晓娟先后被评为“浙江省十佳大学生”。吴雪岚创作的长篇小说《后宫甄嬛传》被改编为电视剧在全国热播。姜鹏以《汉武帝的三张面孔》成为登陆央视《百家讲坛》的最年轻学者,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。阿西剧社两度问鼎全国大学生戏剧节最高奖“金刺猬”奖,获教育部“全国校园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”和省“校园文化品牌”。学生在教师招考、公务员考试、研究生考试和师范技能竞赛等各类选拔考试和学科竞赛中成绩显著,学位授予率一直名列学校前茅。据麦可思公司调查,毕业生对学院的满意度高达96%,位列全校各专业第一。